我国农药产量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从1957年第一家有机磷杀虫剂厂成立,开始有机磷农药生产,到目前中国农药产量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和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在悠长的岁月中,中国农药工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稳步增强,更好地发挥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
产品结构调整,环境友好型制剂渐成主导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仅24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药才开始得以发展。1950年能够生产六六六,1957年成立了第一家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厂—天津农药厂,开始了有机磷农药的生产。
这一时期的农药工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品种较少且以高毒农药为主,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很多农药品种需要依赖进口。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药产量才初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年年成灾的蝗虫、粘虫、螟虫等害虫得到有效控制。
1983年以前,我国杀虫剂产品以有机氯为主,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产量占杀虫剂产量的60%~70%。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毒农药品种产量占杀虫剂总产量的比例由70%下降到了20%以下。1983年停产有机氯农药,2007年停产停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杀虫剂,成为我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的两大里程碑。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和产业化进度。国内杀虫剂产品不断优化,一批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占有率超过97%;效果更好、残留更低的杀菌剂品种市场覆盖面超过70%;有机磷类、磺酰脲等除草剂产量占比达到70%以上。
目前,我国农药的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已从改革开放初期杀虫剂占70%,调整到杀虫、杀菌和除草三大类农药所占比例分别为31.2%、8.8%和60%,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农药创制,从“零”的突破到走上正轨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常用的农药品种中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品种,且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比例依然在70%左右,农药工业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国家支持成立了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新农药创制被列为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杀菌剂氟吗啉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实现了农药创制“零”的突破。“九五”期间,我国农药创制工作步入正式轨道。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如江苏扬农股份公司、四川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等也积极投身于农药创制行列,我国农药科研正在形成新的农药创制体系。
几十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创制了氟吗啉、毒氟磷、苯唑氟草酮等50多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新品种。2023年我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取得登记的农药创制品种共计32个,创造价值超过5亿元。
行业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1998年国务院39号文件发布以后,中国农药市场完全放开,在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农药企业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经营转变,涌现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2015年,我国农药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仅36家,浙江新安化工以销售额38.05亿元位列榜首。全国2000家农药企业中,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多达1800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规上企业的比例约9.2%,前20位约占14.8%。
国家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大力推进企业间并购重组,国内规模以上农药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共有21家农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2016年,兼并重组的农药企业有27家。中国化工集团先后兼并了以色列马克西姆、瑞士先正达公司,成为全球三大农化巨头之一。江苏利民股份收购河北威远生化、齐鲁制药收购安徽华星,农药企业在兼并重组中衍生出超大型企业集团。
2023年,我国农药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农药企业达72家,50亿元以上的农药企业有12家,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安道麦以300.41亿元稳居销售额首位。我国农药行业百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已达4家。2022年全球农药销售额20强公司中,中国企业占据12席位,彰显了中国农药工业的大国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采集网络资源或用户自行发布。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地址:http://com.red/a/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