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国际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启幕
10月19日,第十六届国际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携国内外129所高校670多位艺术学子与青年艺术家的2500多件作品亮相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在10月19-27日横跨两个周末的9天展期内,为武汉市民带来一场多维互联、精彩无限的的当代艺术盛宴。
作为国内最大的青年艺术项目,大艺博每年都吸引了海内外300多所高等院校数千名艺术学子与青年艺术家踊跃应征。今年入选大艺博的670多位艺术家,便是从国内外316 所高等院校的 3029 位应征者中产生。他们来自国内外129所高校,主要毕业于以中国八大美院为首的高等院校。
“年轻”一直是大艺博最鲜明的标志,从在读艺术学子、当届毕业生到青年艺术家,大艺博汇聚了当下最年轻、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艺术创作者。从参展比例看,90后00后艺术家已成今年大艺博的绝对主力,占了参展总人数的84%,诞生于新世纪的00后更是首次占据三分之一强,已成当下最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如此年轻的参展群体中,“高学历”“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今年大艺博的参展艺术家学历,硕士和博士高学历占比达67.44%,占了参展总人数的2/3,对比上届增幅明显。而且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拥有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经历。
全球化时代、教育国际化的先天优势,给予了90后00后年轻创作者得天独厚的国际化视野与多文化交流经验,资讯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也塑造了他们快速整合信息的能力与接收新事物的速度。这些特质在今年大艺博的参展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拘一格,乐于尝试,积极探索不同材料、媒介的可能性,对新技术新媒体新事物的跨界运用也更自如。
今年大艺博将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两层近15000㎡的展示空间内,呈现综合展区+七大特色主题专区共2500多件青年艺术家作品,“全景式”展现美院现有美术专业当届毕业生及青年艺术家创作与探索,从经典的绘画艺术,新兴的新媒体艺术,先锋的实验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到前沿的艺术与科技交叉的艺术探索应有尽有。
综合展区作为包罗万象的主力展区,以油画、国画、版画、综合材料、雕塑/装置、水彩/插画、摄影、多媒体影像、漆画及其他艺术门类为线索设置10个版块21个展示区域。特色专区今年特别推出七大主题专区,以独特的展中展形式,联动艺术拍卖、学院名师、艺术计划、国际艺术家等各方资源,带来多元视角的精彩呈现。
在大艺博×中国嘉德主题专区「UP GOING 艺术新势力」,大艺博联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拍卖机构中国嘉德,继续以高水准的挑选标准,发掘本届大艺博最具潜力的优秀创作者,为他们提供向上生长的助力;在返场——大艺博FREE计划2017-2024,大艺博联动持续七年的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FREE计划」,特邀历届FREE计划优秀艺术家携作品齐聚江城,这是FREE计划在武汉的首次亮相,亦是FREE计划艺术家七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重聚;在师承——学院名师师生专区,大艺博联动学院名师,以作品呈现学院教学脉络之下的传承与创新,艺术精神的薪火相传;今年大艺博更是联动海内外各方资源,首次推出IN-OUT国际专区,聚焦流动的国际青年创作群体,IN-从世界走进中国的,OUT-从中国走出世界的,呈现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个人探索。
此外,我们在「墨韵新生」专区,持续关注水墨语言在当代的创新与嬗变;在「引力场」专区,聚焦艺术家的潮流视觉实验与个性化探索。在六大作品专区之外,今年大艺博首次推出全新跨界专区Art Tide「潮」前——跨界艺术展,探讨艺术跨界的创新方向,专区以艺术为线索,融汇生活之内的艺趣万物,为艺术支持者、青年艺术创作者提供跨界互联的合作样本,为美好生活提案。
本届大艺博特别在两个周末开设青年艺术家市集,邀请原创艺术家、插画师、设计师与创意手作达人亲临现场摆摊,分享创意脑洞与奇趣造物。10月20日,大艺博还将在现场举办「潮」前——艺术跨界沙龙,邀请艺术家与美术馆、艺术空间、艺术品拍卖平台、家居领域的“艺术朋友”们,共同探讨艺术跨界的创新方向。
现场不同主题的艺术体验区,提供丝网版画DIY、肖像速绘、游戏集章等趣味体验,今年的集章活动特别联动魅力江城打卡地图、我们在一起、爱拼才会赢、看见你等互动游戏,让观众们在集章的途中收获更多乐趣。此外,大艺博为观众提供免费的周末艺术导览,在周六日分时段开展。在约60分钟的艺术散步中,大艺博艺术导览将专业与爱好者的角度结合,与观众分享当代艺术的新观念。
今年是大艺博落地武汉的第五年,也是大艺博举办的第十六届博览会。十三年来,十六届大艺博共为9670多位青年艺术家的29500多件作提供免费展示的机会。本届大艺博由大艺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知名日化品牌蓝月亮成为本届大艺博的首席赞助商;中国民用电工行业龙头企业公牛集团、中国知名投资机构中珈资本成为本届大艺博的特别赞助商,创新家电品牌MINIJ小吉成为本届大艺博的赞助商。大艺博在未来能为年轻创作群体提供更多元的成长空间,为当代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更好地贡献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采集网络资源或用户自行发布。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地址:http://com.red/a/203.html